最近因為基泰新聞引起我的好奇,都更的實際流程與辦理究竟是如何進行的,公辦都更、自辦都更又有何不同?
關於自辦都更這篇寫得滿清楚可以參考
延伸閱讀:自辦都更大小事:流程、優勢、條件、如何成立都市更新會
盡管都更有助於城市的發展和現代化,但它確實也引發了一些重要的問題,包括公平性和透明度。
關鍵要素一:公平性
首先,都更應該是一個公平、公正的過程,不能忽視居民的人權,應該確保在都更計劃中,無論是租房者還是業主,都能受益,尤其是社區中的弱勢群體,確保群眾的權益得到保護,且提供適當的賠償。
關鍵要素二:透明度
其次,透明度是關鍵,所有參與者都需要得到最完整、詳細的資訊,以便大多數的人都了解都更計劃的影響。例如計劃的實施細節,以及與社區居民進行開放且有意義的對話。透明度有助於建立信任,並確保政府和開發商的行動受到監督。
在搜尋了解都更的過程,也發覺其實一般民眾要自辦都更真的不容易,尤其過程涵蓋許多專業知識,看到臉友PO出的陳情函
自辦都更的召集人,程序上未能提供足夠的資訊、協助,並有忽略其他居民的參與權利的狀況,如上述居民的人權、整體規劃的公平、公正、透明度未被重視,就會流於權力只掌握在某些人的手上,居民沒有自己做點功課,真的無法保護自身的權益ㄟ…
#廖福特 #人權博士 #民進黨 #都更 #中央研究院 #基泰 #人權 #臺北市 #蔣萬安 #都市更新 #政府 #合建 #合作興建意向書 #地主
原文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pfbid06ia52cFwtqktabYUpE2m8QCdqj1bQkjfRd9HYbm6okZDmQQxHySvtHqKC6jee6k3l&id=100001053941127
第一封陳情書:
第二封陳情書:
我相信都更是一件能讓社會/社區更好的事,但關鍵問題需要被正視並解決,和社區居民進行更深入的對話,以確保都更計劃能夠真正反映多數人的需求和期待。
不搞分裂事, 每天一條心。 守好每個城市, 心想生活和平。 >>>更多美文:自創詩
年快要到了,晚上我和妻子吃過晚飯,相約一起出去散步。當我們路過郊區一家建筑工地時,我們發現有一個男人守在窩棚里,他正在看護著工地。 這個時候,人們都忙著回家等著過年了,相信誰也不會來偷建筑工地上的東西。窩棚里突然響起了音樂,那音樂讓我的精神為之一振,可是過了沒多久,那音樂又變成嘈雜的聲音。 我立刻放慢腳步,細細去聽,原來是幾個人在漫無邊際地說著話。沒多久,窩棚里再次傳出音樂,雜音也跟著消失。 我愣住了,走進窩棚想看個究竟。男人沖著我笑笑說,這是他去年在家過年時,用手機錄的音,說話的幾個人是他的家人。 “放一點音樂聽聽不是更好,怎么要播放一些雜音呢?”我問。 “這叫雜音?這是去年我家過年時,錄下的過年的聲音,這過年的聲音,可以讓我不再覺得孤單。”男人似乎有點惱我。 男人一邊說話,一邊繼續撥弄他的手機。這時候,他手機里播放的是一個女孩的聲音。這個女孩,正說著感謝爸爸媽媽給了壓歲錢的話。 “是你的女兒?”我問。 “是的,她已經上三年級了,上次在班上考試,她考了第一名。”男人自豪地說。 男人剛說完,手機里又傳出了一個女人的聲音。我聽出,這個女人好像正在廚房里忙著,并吩咐男人洗菜。 “是你的愛人吧?”我問。 男人笑著點了點頭,臉上瞬間明朗起來。 “快過年了,聽聽家人的聲音,就不想家了?”我問。 “想,但聽聽家人去年過年的聲音,會讓我感到過年的幸福。我知道,雖然我今年不能回家過年,但此刻,家人也一定在想念著我,快過年了,我想聽聽她們的聲音,這也是一種幸福。”男人臉上掛著笑對我說。 “快過年了,你堅守在工地,不回家過年,老板給你的報酬一定很高吧?”我試探著問他。 “高,看一天工地,一百五十元錢,實際上就是在這睡覺,等工友們過完春節回來,我就可以回皖北老家一趟,那時我女兒的報名費也有著落了。”男人興奮地說著。 我正想夸他女兒幾句,這時手機里傳出一個老奶奶的聲音。老奶奶在笑著說著,但聽不清楚她在說什么。 “是你的母親吧?”我猜著問他。 “是的,她七十六歲了,身體硬朗不說,說起來你也許不信,她一生從未去過醫院。”男人仍舊樂呵呵地笑著。 因為工作關系,我也是一個經常需要外出的人。出差在外,想起家人,我也會時常感到孤單。如今,這個守在建筑工地上的男人,用手機播放家里人的聲音,在年來的時候,因為不能回家團圓,他就靠聽著家人過年的聲音,竟是如此的幸福。我想,以后我也要錄上家人的聲音,走到哪里,把它帶到哪里,因為有家人的聲音在,無論離家多遠,我也會感到幸福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故事
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,大家聚到一起,抱怨的話題總是最多的。很少有人說“我的生活多么幸福”“我多么滿足”之類的話,人們的口水中,有一半以上都是吐槽生活有多么不盡人意,有多么無可奈何。 這不,幾個閨蜜湊到一起,開始了新一輪的抱怨。有人說孩子不聽話,越來越難管,讓人煩透了。有人說婆婆是個難伺候的主兒,像伺候皇太后一樣伺候著,都換不來她一個笑臉。有人說老公不懂得疼人,整天就知道在外面瞎忙,連結婚紀念日都忘了。 男人們聚到一起,抱怨的話題更多。大到國計民生,小到百姓生活,都被他們一一吐槽。什么社會分配不公,房價居高不下,工資太低,霧霾肆虐,如此等等,好像沒有什么讓人滿意的。說著說著,還要擺出憂國憂民的姿態,皺著眉頭,低頭沉思起來,好像在想辦法拯救世界。 其實呢,這個世界根本不用拯救,生活一片美好,只是有些美好的東西被人們藏在心里了。張愛玲說,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,爬滿了蚤子。不過對我們來說,生活就是一件光鮮的衣服,偶爾沾了點塵土,我們喜歡把塵土隨時抖一抖,吐吐槽,泄泄憤,怨天尤人一番,自己心里舒服了,然后照樣開開心心生活。人們對待生活大都是這樣,邊抱怨邊熱愛——這就是人生。 不信你看,那群抱怨完畢的女人們,相約逛街,讓自己心情爽起來。剛才的情緒瞬間一掃而光,她們兩眼放光地盯著超市里的物品。剛才抱怨孩子煩透的那位,正琢磨給孩子買玩具呢。剛才抱怨婆婆不近人情的那位說:“上次婆婆給我買了保暖內衣,我也給她買張她喜歡的京劇光盤。”抱怨老公不懂疼人的那位,早為老公買下了一雙新鞋子。她們的愛,暴露無遺。看她們個個眉開眼笑的樣子,你就知道那些抱怨的話根本就不是她們的心里話。 還有那些抱怨工作累、工資少的人,明明剛剛還在說:“這工作,沒法干了!”可工作任務一下達,他們立即進入到工作狀態,全力以赴,沒有絲毫遲疑。有人還會說:“活兒來了,今兒不干個通宵不罷休。”完全是熱愛并享受生活的“工作狂”的節奏。還有那些抱怨房價高的人,每個月剛還完房貸時,還會樂滋滋地說:“房貸越來越少,日子越來越好!” 一邊抱怨,一邊熱愛,已然成了人們的一種生活狀態。既然熱愛,為什么還要抱怨呢?其實,抱怨呀吐槽啦都是人的情緒的一種釋放,換個角度看,也是人們熱愛生活的一種表現。我們熱愛生活,所以會希望生活是完美的,可每個人的生活都無法避免小煩小惱,我們抱怨這些煩惱,只是希望生活越來越好,越來越接近我們理想中的樣子。并且,抱怨是人們的天性,沒有誰會一直不知疲倦地唱著贊歌,抱怨也是生活的一部分。 生活就是一件華衣,穿在身上,時時抖抖上面的塵土,心靈才不會淤積太多的灰色。邊抱怨,邊熱愛,一路走過生活之路,留下更多喜怒哀樂。 >>>更多美文:生活隨筆
FFG15cEFE15VE